医用电极扣(如心电电极、脑电电极、TENS理疗电极等)对生物相容性、导电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,其材质通常包括以下关键组成部分:
银/氯化银(Ag/AgCl)
最常见,用于心电(ECG)、脑电(EEG)等监测电极。
氯化银层可减少极化效应,稳定信号传输,避免直流漂移。
纯银(Ag)
用于高频信号检测(如EMG肌电电极),导电性极佳,但可能需配合凝胶使用。
金(Au)镀层
用于高精度或长期植入式电极(如部分神经电极),生物相容性最佳,但成本高。
不锈钢(医用级)
用于部分可重复使用的理疗电极(如TENS电极),耐腐蚀且经济。
含 氯化钠、甘油、聚合物 的水性凝胶,增强皮肤接触导电性。
部分电极使用 碳纤维或导电橡胶 作为柔性接触层(如运动监测电极)。
基材:医用级PU(聚氨酯)、硅胶、PET薄膜,柔软贴合皮肤。
背胶:低致敏丙烯酸胶或水凝胶,避免皮肤刺激。
绝缘层:PVC或PE塑料,防止漏电或短路。
一次性电极:Ag/AgCl + 水凝胶(如3M红点电极)。
长期植入电极:铂铱合金、钛(耐腐蚀、生物惰性)。
针电极(EMG):不锈钢或铂金针体,表面镀金。
生物相容性:必须通过ISO 10993等医疗认证,无毒性、无致敏。
信号稳定性:Ag/AgCl可减少极化干扰,适合低频生理信号。
耐久性:重复使用电极需耐消毒(如酒精、紫外线)。
心电电极片:Ag/AgCl + 水凝胶 + PU基膜。
理疗电极:碳橡胶/铜 + 导电硅胶。
脑电帽电极:镀金金属环 + 盐水凝胶。
上一篇:脑电干电极与湿电极采集信号对比
下一篇:医用电极的主要检测内容及应用分类
冠隆医疗专注生物电传感技术,为生物医学、神经科学、运动科学、心理学、人机互联、感知和意识等领域提供可靠的产品与解决方案。